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于需求前景忧虑,原油走弱宏观心态受挫,聚丙烯市场避险氛围浓厚。而需求受挫严重,出口订单缩减,工厂采购意愿下降;供应缩量预期难以抵消需求减量,当前市场价格呈现下跌态势。
一、心态偏空 聚丙烯价格震荡回落
由于市场信心不足,2025年聚丙烯市场震荡下行,整体市场暂未现明显波动,各品种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但华东区域价格略强于其他区域,主要由于华东PDH装置集中,在关税政策下其供应稳定性存疑使得出货积极性下降,出厂报盘坚挺助推现货市场窄幅走高,其他区域尤其是华北区域价格走弱明显,煤化工及地方性企业双重压制使得区域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弱于全国市场走势。截止4月17日,全国拉丝均价在7295元/吨,较上周跌6元/吨,跌幅0.08%。
二、供应端进入宽松模式
1、计划内检修相对集中
4月份,进入下旬以后,计划内检修装置增多,检修损失量预期出现大幅上涨。且未来部分PDH制PP装置由于丙烷进口关税影响,存在停车风险,因此4月底5月初检修损失量除了计划内检修以外,临时性停车亦需要关注。
2、新产能投放或有延期
2025年中国聚丙烯新增产能共计710万吨,目前已投产的产能在162万吨/年,计划完成率在23%,计划完成率相对较低,整体供应端来看,压力相对宽松。
三、下游需求端表现一般
国内聚丙烯下游行业(包括塑编、注塑、BOPP、PP管材、PP无纺布、CPP、PP透明、改性PP共8个下游行业)周度平均开工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周内期货低位震荡,原料市场报盘区间整理,成本支撑减弱。当前聚丙烯制品受其关税影响较大,供需矛盾再度升级。需求端来看,当前正处银四旺季,PP管材、PP无纺布以及PP注塑行业需求仍存,订单情况尚可,行业开工稳中小涨,其余行业多受关税及季节更替影响,市场心态偏谨慎,订单情况小幅降温,企业多根据订单情况调整负荷,故PP下游行业平均开工下滑0.09个百分点至50.26%
四、关税突发事件影响
1、进口关税对聚丙烯原料端影响
PDH制PP在聚丙烯整体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PDH制PP产能占国内PP总产能的22%,其中多数装置以生产均聚产品为主,对标品拉丝供应影响显著。因此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国内PDH制PP行业的影响主要变现在成本端的上涨,PDH制PP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收窄,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多套装置存检修预期。
虽当下PDH企业积极寻求合理化及抵抗关税政策风险,但从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来看,未来PDH制PP企业未来停车检修预期较强,预计二季度PDH制PP供应缩量预计在40万吨以上。
2、对下游制品行业影响
出口方面,截止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综合关税已经达到245%。与PP相关制品主要集中于塑料、玩具、车辆及部分医疗设备,但这些出口对于美国依赖度仅在9.42%-17.35%,玩具类出口相对较高对美国出口依赖度高达32.63%。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3月浙江地区塑料制品产量为128.86万吨,但行业开工率同比下滑4.15%,尤其是出口依赖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承压明显。对等关税势必将引发中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深度调整,其影响呈现“出口收缩、内需托底、结构优化”的复合特征。
3、对PP本产品的直接影响
从历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PP总量来看,只占到国内出口总量的0.34%-2.96%。由2016年出口美国PP占比2.96%下降至2024年出口美国占比0.34%,由此可见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我国PP对美国出口影响量逐年递减。美国并不是我国聚丙烯的主要出口国家,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后,对聚丙烯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对等关税”只会通过上游成本端、下游需求以及宏观/心态等方面,间接对聚丙烯市场产生影响。
五、后市价格预测
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于需求前景忧虑,原油走弱宏观心态受挫,聚丙烯市场避险氛围浓厚。而需求受挫严重,出口订单缩减,工厂采购意愿下降;供应缩量预期难以抵消需求减量,当前市场价格呈现下跌态势。
市场继续关注美国关税新政带来的利空影响,全球经济和需求前景转弱,国际油价接连下跌。短期内油制聚丙烯成本压力快速缓解,企业利润扭亏为盈,受此影响,近期油制企业开工积极性有所提升。PDH企业受关税影响成本上涨,后期存在大面积停车预期。综合来看,关税政策下聚丙烯 PDH 装置运行承压,而油制聚丙烯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
短线来看,二季度或因PDH装置停车出现供应缩量,价格出现反弹。中长线来看,关税政策持续影响,聚丙烯市场心态持续偏空,下游制品出口受挫叠加未来扩能压力,长时间内市场价格或维持探底模式。
上一篇: 关于聚乙烯市场近期行情分析
下一篇: 原油成本端骤降,塑料价格如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