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伊拉克上演限产疑云 原油后市蒙上阴影

伊拉克上演限产疑云 原油后市蒙上阴影

发布时间:2017-01-13 08:54:59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尽管近期美元指数有所走软,但伊拉克12月原油出口创出历史新高的消息令投资者对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联合减产的信心遭到重挫,而沙特和俄罗斯落实减产为市场带来一定乐观情绪,市场信心有所恢复。结合近期热点问题,对BentekEnergy石油市场分析师进行了采访。


伊拉克石油部公布的信息显示,12月伊拉克南部港口原油平均出口量在351万桶/吨,达到历史新高。但伊拉克石油部强调称,南部原油出口量创新高不会影响该国1月份开始实施的减产计划。1月10日,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鲁艾比发表明称,伊拉克从1月初开始已削减产量16万桶/日,与减产协议相符;另外本月底伊拉克有望减产21万桶/日。然而,当天伊拉克的另一份官方声明却表示,阿鲁艾比已邀请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在2月底之前开始伊拉克北部Qayyara和Najma油田的开发项目。伊拉克自相矛盾的做法令市场充满疑惑,BentekEnergy分析师对此表示,表面上减产协议仅限制原油产量,并未要求原油出口量也同步减少,但实际上,产油国原油产量增加可能会转化为库存并不一定流入市场,而产油国的原油出口增加却实打实地导致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增多,这让供应过剩的市场基本面进一步恶化,与欧佩克限产保价的主张背道而驰。在其他产油国削减供应时,伊拉克却在增加出口抢占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动摇其他产油国的减产立场。即便伊拉克遵守协议减产,但如果未来伊拉克不收敛其增加出口的行为,减产协议将面临重大挑战。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增加4座至529座,自10月底以来持续增加。BentekEnergy分析师表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50美元/桶之上,已经高于市场普遍预计的页岩油生产成本40-50美元/桶,因此美国石油钻井数量持续增加,这也表明美国页岩油行业开始复苏。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对于美国页岩油行业而言都是利好,但由于目前油价并未超出成本太多,因此油井增长数量相对温和,而一旦石油钻井数量出现持续大幅增加,意味着油价已脱离页岩油成本区域,国际原油市场将面临美国原油产量激增的威胁,这将重挫油价,因此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值得长期密切观察。


1月9日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EricRosengren)敦促加速升息,并建议削减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他警告称,2017年加息步伐太慢可能损害正在进行中的经济复苏;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DennisLockhart)同日也指出,美国经济从危机中复苏的进程已“基本完成”,仍然预计联储将以渐进式步伐加息,并倾向于认为2017年加息两次。BentekEnergy分析师表示,尽管目前鹰派连续加息的声音很大,但特朗普还未上任美国总统,其各项政策,还有待观察,在他最新的记者会上并未提及其对经济政策的主张,令原本满怀期待的美元多头大失所望。此前市场预计特朗普上台后将推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张的货币政策,但近期投资者对于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的担忧升温,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减弱,这也导致近期美元持续下滑。美元走软令其他货币持有者进口原油的成本降低,这为油价提供支撑。


分析师认为,在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周度库存数据大幅增加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仅短暂下跌,便在沙特和俄罗斯落实减产的利好消息下止跌回升,这显示了目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焦点还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之上,尽管多个协议参与国已落实减产,但该协议背后仍有隐忧,首先美国页岩油产量稳步增长趁机填补欧佩克减产的缺口,其次伊拉克原油出口增长和利比亚原油产量回升都令减产的效果打折。但从协议目标来看,目前油价已被推升至50美元/桶之上,看似欧佩克的初步目标已经达成。不过,油价连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可能刺激美国原油产量激增,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参与减产的产油国落实减产的积极性减弱。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除伊拉克外,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国都认真落实减产,表明这些国家都不认同低油价,积极保护油价。而伊拉克也可能是正处于内战,对国内各油田控制力较弱,并非真心捣乱。目前看来减产协议或许只是这些产油国合作的第一步,一旦未来油价大幅下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再次联手拯救油价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只要油价不急剧大幅走高,有望维持长期平稳走势,以时间换空间,慢慢消化过剩供应。预计未来一个月内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即月合约价将维持窄幅震荡整理走势,其上行阻力位分别在56美元/桶和58美元/桶,下行支撑位分别在50美元/桶和52美元/桶。


关键词:伊拉克 原油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