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中国聚乙烯装置的投产,国内自给率提升,进口资源部分被替代,2024年进口依存度下降至33.8%,而在未来5年国内装置依旧以11%的复合增长率在扩能,业内人士认为进口量将大幅减少,而根据分析,2030年之前中国聚乙烯进口量或将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的高位。
一、 进口量在快速下跌后,略有回升
从过去5年来看,2020-2023年,聚乙烯供应增长扩张较为显著,使得供应缺口由48%逐年缩小至33%,主要由于中国产能增速明显,而消费增速减缓,企业间竞争加大,同质化产品替代性较强,进口量压缩。2024年,聚乙烯进口依存度出现回升至33.8%,主因近洋国家由于红海事件影响,船运费高涨,加上集装箱的问题,近洋资源增加,使得资源进口增加,因而2024年聚乙烯进口量达到1385万吨,较2023年同比上涨3%。
二、东北亚依旧是进口最大的地区
在全球的产能对比中,聚乙烯分国别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沙特、伊朗等国家。在2024年全球聚乙烯净出口区域来看,北美及中东地区资源流量达千万吨以上,其他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应缺口,其中东北亚地区缺口最大,其次是南亚及南美等地区。而北美及中东地区均存在大产能及低成本的优势,为其产品出口提升了竞争力,中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在近年来看,中国的进口量在仍处于高位水平,仍是两大地区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三、进价结构调整是保证进口量的前提
从2020及2024年的年度进口均价对比来看,2024年进价在850美元/吨以下,下跌33个百分点,进价在1151-1300美元/吨,上涨17个百分。说明低端资源进口在减少,而高端资源在增加。低端产品替代的原因是同质化的通用料被替代性较强,而高端资源由于原料及技术的问题,国内替代性较弱。而中低位价格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美国,美国借由自身的优势,调节这中低价位资源的贸易流向,未来几年来看,进口资源变量不会太大,主要是由于进价的结构一直在调整,以适应资源调配。
四、2025年进口量将先涨后跌,2030年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
由于2024年年底外商报盘增加,市场接盘积极性尚可,加上船期延误等原因,未来2025年一季度进口量将以上涨为主;而二季度随着季节性淡季,中国价格走跌,进口套利下滑,进口窗口或将关闭而导致进口有所下滑,三四季度随着国产企业投产,供应压力将有所加大,进口量有减少预期。整体来看,2025年进口量同比以小幅下跌为主,同比下跌3.04%。
从未来5年来看,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分年份来看,由于2025年及2026年国产新增装置较多,而从市场流通及替代的角度来看,影响较大的年份或将是在2027年,预计2027年进口量将在1165万吨,同比下跌8.63%。而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体量仍属较大,外商也将以自身的成本优势来适应海外市场情况,如美国及中东地区等资源。因此,进口量随延续减少,但整体降幅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