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上市历经三轮周期,出口受印度反倾销税影响,2025 年供大于求,价格或呈 “N” 型,全年均价低于 2024 年。
一、印度需求逐年增长,5年内位居出口第一位
从长周期看,PVC上市以来可以划分为3轮周期,具体来看:第一轮2009-2015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原料电石价格涨幅明显,多因素共同提振下,PVC期价快速拉升。2010年底政府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此外欧洲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大宗商品受到拖累开始走低, 2011-2015年国内产能投放叠加地产需求走弱,同时国际油价持续下行,PVC期货价格持续探底。第二轮在2016-2019年,2016年国内宏观环境偏宽松,房地产活跃度偏高;煤炭上涨推动原料电石价格走高;此外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底进入高位宽幅震荡阶段,成本端支撑存在,下游刚需较为稳定,社会库存消耗速度加快,PVC进入景气周期,2019年进口货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第三轮2020年至今,2020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油价大幅下跌,化工品随之回落,随后在宏观宽松背景下,价格止跌回升,2021年春节假期海外大面积停产推动价格价格,而后能耗双控政策执行力度加强,电石成本支撑下PVC价格上行,10月随着煤炭回落开始回调,2022年在海外加息及国内地产走弱下,延续回落态势,2022年底疫情解封,在弱现实和政策预期下,PVC进入了近两年的震荡。
二、2025年国内PVC出口数据预测
在全球范围内,印度、东南亚、南美、中东、中亚、非洲等国家或地区是PVC进口依存度较高区域,随着中国成为PVC生产大国及向出口大国转变,中国的供需状况将影响全球的资源流向。且当前全球扩能依旧集中在中国,因此中国的出口量预计仍会保持增加态势。
三、2025年PVC国内下游消费量及出口总量预测
2025年国内PVC供求预期仍面临供大于求的压力,对外出口PVC仍存在较好的机会与出口量,预计2025年中国PVC消费量变化依旧以国内消费变化为主。
总结下来,影响PVC价格变动的主要在于3个因素:宏观政策、成本以及需求,其中如2009-2010年是宏观宽松带来上涨、2011-2015年是海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内地产下行带来需求减弱、2016以及2020-2021年是政策(双控政策、经济宽松政策、地产政策刺激)及成本支撑,2022年至今则是地产下行带来需求减弱。PVC作为相对成熟的行业以及国内对高能耗品种的限制,近些年产能增速维持低位增长,而且未来多以乙烯法产能投放,此外PVC行业有产能区域集中度较高、企业集中度不高的特点,那么单个装置的变动其实是难以造成行情的较大波动,因此短时波动更需要关注行业政策及成本端变动,长期影响则是看需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地产行业。
2025年国内PVC价格将从宏观数据、价格周期、下游格局、原料价格以及季节性波动等特点分析,预计全年均价低于2024年,整体走势呈现“N”型走势,依然保持淡旺季预期与政策性带动,预计华东市场SG-5波动于4800-5700元/吨区间,均价或在5383元/吨附近。
下一篇: 期货高开震荡,塑料价格部分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