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聚丙烯高速发展过程中,大而不强特征愈发明显。据统计,2024年中国聚丙烯产能达4381万吨/年,占全球聚丙烯总产能的40%,全球第一产能大国地位牢不可破。
五年间,大炼一体化及PDH产能的集中投放使得我国聚丙烯进入供需过剩格局,在此背景下,行业压力倍增。全产业链利润被动收缩导致产能利用率下移,挤出边际产能成为行业首发自救之路。然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价格战”破敌自损之路或难为长远发展之道;产品结构升级,探寻差异化之路或为突破重围的制胜法宝。
一:中国聚丙烯消费结构与全球仍存较大差异 非标类领域可探索空间巨大
从聚丙烯下游消费结构中可见,中国聚丙烯下游消费结构与全球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标品拉丝占比高达31.2%,其下游用途多样且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是最为庞大的下游消费领域。而国外拉丝占比仅在20.7%,BOPP、纤维及均聚注塑等差异化生产指标下,使得国外拉丝供应压力向其他产品转移。
除此之外,共聚注塑仍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国内共聚注塑占比在24.10%,与全球共聚注塑占比相差1.2个百分点,一是由于国内抗冲共聚仍存一定的技术壁垒,难以满足国内制品企业需求,部分领域被工程塑料取代。二是国内仍处于后疫情的修复阶段,基建力度偏弱,工程用塑料需求不及国外旺盛。但从国内聚丙烯下游消费同比数据变化来看,共聚注塑聚丙烯是中国聚丙烯重要的需求增长领域,2024年消费增速高达11.97%。
二:刺激消费仍是宏观调控下的主旋律 需求提振下非标与标品价差优势扩大
今年共聚注塑的需求增长得益于“以旧换新”“大额补贴”等消费刺激政策的推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2024年(截至11月数据)总产量为2798.8万辆,同比增加143.6万辆,涨幅5.41%;中国家用洗衣机2024年(截至11月数据)总产量为10411.6万台,同比增加764.2万台,涨幅7.92%。
以旧换新政策提振下,汽车家电数据表现亮眼。共聚注塑聚丙烯为汽车家电的重要原料组成部分,其需求在价格端得以体现。以高熔共聚价格为例,2024年镇海M30RH年均价在7939元/吨,同比上涨0.73%,与拉丝价差扩大至379元/吨。
三:价差优势促进国内生产企业结构转型 通用料压力向高利润产品转移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均面临经济效益压力,据隆众资讯测算,2024年油制企业利润单吨亏损-866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故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或减缓亏损额度成为全产业链探索的重要方向。差异化生产,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或为生产企业的战略布局。
从上述拉丝排产占比变化走势来看,生产企业对于排产的选择与变化态度鲜明,2024年拉丝料排产快速下行。尤其是2024年四季度来看,日拉丝排产占比仅在24.47%,低于年均(26.78%)2.31个百分点。
四:消费结构促进供应结构转变 供应利好为聚丙烯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未来来看,以旧换新、新能源下乡等已出台促汽车消费仍是2025年主基调,地方跟随中央陆续出台置换更新补贴,叠加常规促消费活动,对车市增量仍有较大支撑,2025年度共聚聚丙烯下游消费仍值期待,预计2025年中国共聚聚丙烯消费增速有望达到14.60%,下游消费占比提升至26%。
聚丙烯为需求导向性产品,消费结构转变势必促进供应结构转型。共聚类非标价格有望在强消费下保持偏高位运行,聚丙烯标品拉丝或受制于新投产压力仍处于强供应格局,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然非标与标品价差或成为延缓跌势的重要手段,二者价差亦成为2025年聚丙烯市场重要关注指标之一。
利润导向原则下,单一牌号或者低利润产品的生产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多规格、全品类、寻求差异化生产势必为企业发展重心。届时共聚类强需求及其他均聚产品在与拉丝料价差合适区间下,通过转产换取利润空间表现或更为频发。
综上所述,预计2025年中国聚丙烯拉丝价格或呈现窄区间小幅走跌态势,价格运行区间在6800-7550元/吨,低排产暂缓强扩能带来的供应压力,可交割品资源减少使其金融属性减弱,从而延缓跌势,减弱“价格战”带来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