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据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报道称,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南部边佳兰石油综合中心的PRefChem炼厂在周日晚间由于柴油加氢装置起火爆炸后关闭了蒸汽裂解装置,此次事故造成5死1伤。这是PRefChem炼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生的第二次火灾和爆炸事故,前一次发生在2019年4月,由于爆炸损坏了其常压渣油脱硫(ARDS)装置而被关闭,就此次爆炸引发的对国内聚乙烯市场的影响做下简要分析。
据此前报道,PRefChem炼厂属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合资项目,该项目的蒸汽裂解装置产能为乙烯120万吨/年,丙烯60万吨/年,配套聚合物设施包括40万吨/年的HDPE装置,90万吨/年的PP装置和35万吨/年的LLDPE装置等。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LLDPE进口总量约为523.76万吨,其中产自马来西亚的产品仅占3.79%,HDPE进口总量约799.74万吨,马来西亚的产品占比更是微乎其微。
其次,马来西亚柔佛州RAPID项目从2018年年底正式投产,在2019年4月的一次尝试启动裂解装置时发生了火灾和爆炸事故,之后重启日期就被不断推迟,至2019年年底,才对PP装置和LLDPE装置进行测试运行,而HDPE装置还在调试中,并且直至2020年1月下旬,其PP装置和LLDPE装置才达到满负荷运转,与此同时HDPE装置仍旧在调试中。据调研,有市场参与者反映,沙特阿美和马来西亚马油合资的新装置在爆炸事件发生之前其低压货源尚未进入市场,并且近期其LLDPE装置的产品到国内市场也仅有个别副牌料,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次爆炸事故对国内PE市场影响不大。
上一篇: 低油价时代,煤制烯烃竞争力受冲击
下一篇: 原油暴跌/美股连续熔断 聚乙烯难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