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二月是疫情冲击最为显著的一个月,目前2月份各项宏观数据并不乐观,信贷社融都出现了低于预期的情况;PPI各项数据符合预期,但是全球疫情扩散,将使得3月数据继续走低;外贸数据同样不乐观,预计3月份数据受全球疫情影响,继续走低。聚烯烃市场将继续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下探底寻底。
一、2月份PPI数据看有支撑 受疫情影响后市更具不确定性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3%。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4%。总体上看,下降基本符合预期。PPIRM同比跌幅走阔,与PPI剪刀差收窄。PPIRM同比跌幅走阔0.2个百分点至0.5%,环比下跌0.3%,与PPI剪刀差收窄至0.1%。分行业看,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跌幅走阔0.8个百分点至1.0%,有色金属材料类同比跌幅走阔0.5个百分点至1.2%,化工原料类同比跌幅收窄0.1个百分点至6%。
海外疫情发酵冲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工业品价格回落。
本月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与前值基本持平外,其余各类同比均回落,其中受海外疫情发酵影响,国际油价承压下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回落明显,同比下跌0.4%、跌幅走阔至17.9个百分点;国际铜价走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0.8%;钢材料库存增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跌0.9%,跌幅走阔1.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价格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价格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
细分行业上看,合成材料业价格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塑料制品业价格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
二、1-2月份外贸数据降幅不大,后市不容乐观
1- 2月份初级形状塑料原料累计进口550.1万吨,同比降幅5.5%,金额同比降幅13.9%,显然价格降幅大于去年同期。目前,月份具体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进口数据尚未公布。
1-2月份外贸数据没有公布塑料制品出口数量,仅仅公布了金额,我们拿金额同比,1-2月累计出口668.5亿元,同比降幅14.8%。
全球疫情扩散和恶化,3月份外贸数据将不容乐观。将会继续压制聚烯烃产品价格。
受疫情叠加春节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外贸生产企业复工晚于往年,加上物流运输不畅,人员国际往来受阻,导致订单的履约率下降,进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人民币,下降了9.6%。其中,2月份的出口呈现了两位数的降幅。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说:中国外贸潜力大,韧性足、竞争力强、产业链稳固,企业的创新意识、开拓市场能力都很强,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各项稳外贸政策的落地见效,与各部门、各地方和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完全有信心稳住外贸基本盘。
三、大宗商品的拐点在哪里?聚烯烃还需耐心等待
本周是大宗商品、股指、黄金、原油等至暗时刻,极度恐慌情绪蔓延,风险产品的亏损弥补不了避险产品的盈利,最终导致黄金与原油齐跌的局面。在全球疫情还没控制之际,大宗商品的拐点遥不可及,不可知,不可预测,不确定,复杂多变。有一个最根本的条件,那就是全球疫情最根本的转变,即使是边际见好也好,全球疫情有所控制,全球疫情出现拐点。其次是全球能够团结协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协调全球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受疫情的冲击,需要疗伤,需要时间来恢复健康。
最新消息,3月1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协调人会议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发表声明: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最新声明中一致同意将使用所有可行的政策工具,包括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我们邀请我们的财政官员继续同国际组织一道开展工作,应对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欢迎各国为支持经济活动采取的措施。我们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承诺向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并邀请各国增强融资机制。我们致力于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国际贸易和市场稳定造成的干扰。我们相信,通过紧密合作,我们终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并克服其影响,保护人类生命,维护全球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主要论坛,我们将证明我们有能力在21世纪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受金融市场动荡,聚烯烃同样波动幅度加大。越是恐惧越是具有反弹空间,越是恐惧,越是盯紧了国际原油走势。譬如今天PP2005的波动,最低探底到6675,跟春节假期后大跌的底部6680形成了双底,加之今天国际原油的急剧反弹,PP2005探底后冲高到6868,将近200点的振幅。
大宗商品熊市依旧在路上,聚烯烃仍需等待。原油与聚烯烃长途漫漫相伴而行。
降准降息,货币宽松将阻止经济下滑,有助于大宗商品。聚烯烃短期会有所反弹。
最新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