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内新增产能为江苏斯尔邦、中天合创及神华宁煤,新增产能共计112万吨/年,总产能共计1729万吨。由于石化利润丰厚,2017年国内石化装置高负荷运转,国内产能增幅明显。
截止到2017年12月份,国内聚乙烯总产量1584.41万吨,较2016年增幅11.47%。同时,2017年进口数量大增,截止到11月份,2017年国内共进口1070.83万吨,较2016年增幅20.43%。截止到11月份,国内表观消费量2487.65万吨,较2016年增幅15.54%。
国内表观消费量大增,除了原料自身旺盛的需求动力外,有一点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环保压力下再生料的萎缩,给原粒市场腾挪出空间。从近三年数据看,再生PE进口量递减,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中国再生料企业纷纷迁到东南亚等地建厂,加工成再生颗粒流入国内贸易环及下游工厂,考虑到通关环节尚未明朗,预计2018年再生颗粒进口量继续下降,再生料萎缩为聚乙烯原料需求仍将带来利好支撑。
2014年5月份,海关总署监管司曾就再生塑料颗粒进口问题明确如下规定:1、由废塑料加工而成的初级形态的再生塑料颗粒,如果同批次的进口货物颜色一致、颗粒大小和形状一致、包装一致,并满足塑料材料或者产品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可以不按照固体废物监管。2、监管过程中发现再生塑料颗粒疑似固体废物的,应该照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2017年11月25日国内第一批废塑料进口企业审核公示,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消息称,制成“初级形状”的单一种类的热塑性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归类不能按废塑料归入税目39.15项下,而是依其具体类型归入税目39.01至39.14项下,但单一种类的热固性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塑性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构成的混合物,即使加工成“初级形状”,仍应归入税目39.15项下。即制成颗粒的,多数在原料的税则号下面通关。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17年进口量持续增多,但港口并没有原料堆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