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成本端支撑减弱,抗冲共聚PP或迎来曙光?

成本端支撑减弱,抗冲共聚PP或迎来曙光?

发布时间:2025-04-03 15:57:56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原油价格企稳且下游订单回暖,抗冲共聚PP或将在第二季度末迎来阶段性上行机会。抗冲共聚PP作为家电、汽车轻量化的核心材料,近期因小米、海尔等头部企业的密集布局而引发市场关注。根据数据,近期抗冲共聚PP价格出现止跌反弹现象。

一、供应端收缩,需求端谨慎博弈

近期国内装置检修密集,且暂无新增产能投产,供应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据隆众资讯显示,4月检修装置涉及产能约占总产能的15%,直接导致华东、华北地区现货资源偏紧。例如,宁波市场的上海赛科K8003、宝来利安德巴赛尔EP300M等品牌因检修或无货暂停交易。海外关税政策对下游制品出口订单形成制约,终端企业多维持刚需补库策略。以宁波市场为例,331日实盘成交以商谈为主,未出现大规模囤货行为。42日关税调整后,部分企业采购意愿略有回升,但整体需求仍显疲软。

二、海尔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  

海尔在空调、洗衣机等产品中广泛应用抗冲共聚PP,其与金发科技合作开发的超耐候PP材料将产品使用寿命提升至12年,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50%2024年,海尔推出的碳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使电池包减重18%,续航里程提升8%,相关技术已通过欧盟EN13432认证,出口占比达45%。此外,海尔通过微发泡注塑技术降低座椅骨架成本22%,生产效率提升30%,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家电领域的优势。

小米生态链,企业聚赛龙已为小米水壶、电饭煲等小家电供应改性PP材料。小米通过模内装饰(IMD)技术实现PP制品表面3D纹理成型,生产效率提升50%,同时与上游企业建立PP闭环回收体系,通过化学回收技术将废旧PP转化为高纯度丙烯单体,回收率达95%。这种轻资产 + 生态链模式使其在成本控制和快速迭代上具备竞争力。

三、未来预测

当前抗冲共聚PP市场正处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阶段。尽管成本端支撑减弱,但供应收缩与政策调整为市场提供了短期缓冲。建议产业链企业密切关注装置动态与关税政策细则,时刻注意终端龙头消费企业的战略规划,灵活制定生产方针政策。若原油价格企稳且下游订单回暖,抗冲共聚PP或将在第二季度末迎来阶段性上行机会。


关键词:共聚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