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随着中国聚丙烯当年新增产能380万吨/年,市场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高峰,次轮扩能不仅基数大,且持续时间长预计2020-2025年。在全球产能占比 不断提升的同时,大而不强的特点明显,中国聚丙烯行业应着眼于全球化视角,不断进行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2022年,中国聚丙烯新增产能280万吨/年,同比增速8.71%,预期年底投产的广东石化、海南炼化等新装置投产时间推迟到2023年一季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聚丙烯供应压力,但由于需求预期偏弱,市场供需矛盾对现货价格长期形成压制。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预计新能产能985万吨/年,届时总产能达4481万吨/年,如果全部兑现的话必将对国内市场供应造成巨大冲击,但是按照投产惯例,部分装置将存在推迟投产的情况,且不会集中一次性投产。同时随着疫情全面解封,2023年下游需求存在反弹预期,叠加阶段性装置停车检修,甚至降负荷减产的情况,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2024-2026年,中国聚丙烯行业尽管投产进度逐渐放缓,但仍存在大量新装置投产,在需求增速缺乏增长亮点,甚至部分传统领域,如塑编、PP无纺布、注塑等增速放缓甚至下滑背景下,聚丙烯行业将进入产能全面过剩阶段,供应格局将发生剧变。
从聚丙烯不同原料来源产能来看,2023年油制、PDH装置扩能最多,MTO、外采丙烯因为缺乏竞争力,扩能步伐停止,煤制企业扩能因受到国家双碳政策影响,扩能进度大大放缓。
从2022年中国聚丙烯产能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以805万吨/年位居第第一位,占比23.03%,未来新产能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北地区,以浙江、山东主要分布省份,未来将成为全国价格洼地。
随着2020年中国聚丙烯进入产能快速扩张周期,在全球产能占比不断提升,尤其是2023-2024年年度新增产能近1000万吨/年,预计中国产能占比将超过40%。
综合分析来看,中国聚丙烯次轮产能扩张周期不仅新增产能大,且持续周期长,将对行业供应格局乃至全球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尽管中国聚丙烯全球产能占比不断提升,但依然是大而不强,未来中国聚丙烯行业应着眼于全球化视角,立足中国市场,进行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展。
上一篇: 农膜需求转弱,对PE行情影响几何?
下一篇: 连塑盘面情况(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