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2022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2022年1月份,全国PPI同比上涨9.1%,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1%,环比下降0.4%。CPI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4%。比较加工业利润情况发现利润处于低位,而原料价格和加工业价格都高位双双回落,回落速度不同将使得回落过程中利润修复。聚烯烃产品价格随波逐流同样在节后冲高后持续回落,随宏观大势沉浮。
1月份保供稳价政策下煤炭和钢材等行业价格走低,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持平。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推进,煤炭、钢材价格继续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回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6.9%转为上涨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3%,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8个百分点;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下降0.3%,减幅与上月持平。
从同比看,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涨幅回落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51.3%,回落15.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38.2%,回落7.4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上涨30.1%,回落6.3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1%,回落2.8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上涨4.4%,回落0.6个百分点。
加工业制造业利润低位,原料和加工业价格高位回落
环比变动方面,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8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6%,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5%。
同比变动方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8.85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8.2%,加工工业价格上涨7.0%。
如上图所示,原材料工业价格和加工工业价格自去年10月份创新高之后持续回落走势,与其同步的是加工业利润处于低位,原材料工业价格与加工业利润负相关关系,从整个宏观工业走势上看,价格处于下行当中,同时利润回升当中。
如图所示,橡塑制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价格的走势与上下游加工利润比较,跟加工业类似,同样是价格高位回落,利润低位回升。聚烯烃产品深处其中难以独善其身。
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冲高有限,聚烯烃产品价格走势如何?
国际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危机影响,持续加速走高并创7年来新高。原油需求旺季、北美寒潮和欧美天然气吃紧等短期影响下支撑油价走强,然而最根本是建立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低位的基础上,OPEC+增产有限,俄乌危机炒作加剧市场波动,然而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促使加息预期升温,加剧了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走势的不确定性,去年底拜登政府牵头释放战略原油没能阻止了油价回落,原油强势的基本面依旧。
美国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7%,环比增长1%,环比升幅为八个月来最大,远超预期,表明企业仍然受到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制约,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随着整体经济领域的通胀压力升高,美联储有更多理由在下月开始加息。流动性收缩将制约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短期聚烯烃产品价格跟随原油波动以及国内宏观政策面保供稳价约束,仍将偏弱震荡调整,关注关键支撑位能否企稳。中长看投产增加压制价格,还要看海外供给和需求恢复情况,如果能维持2021年出口态势,将给对进口依赖较高的聚烯烃以价格上支撑;如果解禁疫情,在疫情逐渐好转背景下海外供给的逐渐修复,这意味着今年对中国聚烯烃出口将增加,价格上涨将会受限,如果西方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瓶颈问题不能解决,大宗仍会偏强。
上一篇: 聚丙烯近期走势分析及未来展望
下一篇: 透过金融数据看大宗商品,聚烯烃走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