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降准消息公布后对股市、大宗商品等都有所影响,本次公布后的次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本次降准影响明显不如7月15日的第一次。从走势上看,包括聚烯烃在内的化工指数在7月中旬仍处于上涨通道,而本次已经从10月中旬年内最高金融下行通道。降准对大宗商品影响有限,短期情绪上有所提振,中长仍取决于基本面的供需博弈。
宏观需求下降,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1年国内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消费都表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煤炭价格上升较大,中小企业成本压力较大,此次降准更多为降低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准释放了稳增长稳需求的信号。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环比仅增长0.2%,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如图所示,2021年季度GDP累计增长情况,呈现逐渐走低的态势。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提到: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煤油电首当其冲,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压力,降准还是考虑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最新11月份中采制造业PMI录得50.1,之前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而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9.9,低于荣枯线,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两者明显背离,财新数据样本更偏向中小企业,因此政策层面,中小企业纾困仍是重点,尤其是中小企业还面临较大成本压力,通胀问题尚不可掉以轻心。
如图所示,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创年内新高的同时,特别是煤油电指数更是创了2008年来的新高。可见对于企业来说,基本原料成本高企,而终端产品价格未能同步跟随,企业生存压力较大。从PPI和CPI剪刀差也可以看到,工业品向终端传导不畅。国家政策面压制通货膨胀,国家政策调控下10月中旬以煤炭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后进入熊市。
此次全面降准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有限。首先降准政策面出台后,情绪面短期的提振市场气氛,价格会有所反弹,但是力度有限,中长期走势仍旧取决于基本面的供需情况。其次大宗商品价格已经price in,由于年内经济数据偏弱,其经济走势领先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年中降准未能完全扭转经济下行走势,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持续到10月,因此此次继续降准都在预期之中。从宏观需求上看,经济数据持续走低,稳货币政策导向下金融方面发力有限,更多的是偏于对定向对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方面的一个纾困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会像西方国家一样无底限宽松,能够严防通货膨胀,严防价格高企造成消费持续下降。尤其是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甚至2022年仍有可能降准。具体到聚烯烃上,基本面上仍旧处于扩产高峰期,供应预期增长是压制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对煤炭价格的调控阶段性取得成功,但是煤炭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高位的原油在等待累库的拐点,原油价格的下降,将助力聚烯烃价格下降。一切都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上一篇: 南京PP市场窄幅震荡
下一篇: 12月10日ABS市场早间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