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仍旧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危机引发欧美通货膨胀,国际集装箱紧张导致海运货运价格大涨,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供应链,进出口贸易保持了火热态势。从国内初级塑料进口和塑料制品出口方面看,初级形状塑料原料进口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理位置就近地区,全年进口呈现是量减价升,而塑料制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出口呈现量增价升。原料供应端减少和需求端制品出口增加,有利地支撑了国内聚烯烃原料行情在10月份创新高,而随后受制于政策调控等多因素影响下价格进入熊途漫漫。
一、塑料原料进口主要集中在东亚
2021年1-10月份初级形状塑料累计进口2833.70万吨,同比减少15.8%,累计同比维持了持续减少态势。国内聚烯烃进口量增速同样维持了两位数的减少,且变现为量减价升。1-10月份,进口主要进口来源仍然是集中在东亚,韩国占17%,日本占15%,中国台湾13%,欧盟12%,美国9%。
10月份当月进口初级塑料原料256.8万吨,同比减少28.3%。从塑料原料进口来源国情况看, 10月当月情况,进口主要进口来源集中在东亚,聚烯烃到聚烯烃方面,韩国占20%,日本占15%,中国台湾12%,欧盟12%,美国9%。这一进口占比例跟往年基本近似。
二、 塑料制品出口方面 美国仍独占鳌头
10月份当月塑料制品出口560.6亿元,同比增加2.4%;1-10月累计出口5158.2亿元,同比增长22.9%。出口累计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旧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塑料制品出口总体情况维持的不错。
塑料制品出口目的国情况看,10月份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其中美国占比25%,欧盟14%,越南5%,日本5%。与往年相比英国占比有所下降。
1-10月份,塑料制品出口目的地,美国维持第一,占25%,欧盟占14%,日本和越南均为6%,韩国5%。
从塑料制品出口情况看,尽管中美贸易战,拜登仍延续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政策,中对美在塑料制品出口上所受影响并不大。由于新冠疫情持续,西方普遍遭遇产业链供应链瓶颈问题,而国内积极抗疫防疫见效,产业链供应链完备且积极生产,能够供应西方等发达国家更多产品。
三、新冠变异病毒引发的系统风险 聚烯烃难以独善其身
从聚烯烃期现价格走势看,10月11日创年内最高之后,各方利空因素共振出现熊市拐点。特别是国家积极调控煤炭价格,已经明显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炭价格熊市尚未结束,带动煤化工等产品持续下跌,加上原油价格高企情况下,欧美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持续,11月下旬美国带头释放战略原油储备抑制油价,特别是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多国确诊,引发金融市场巨大的恐慌,恐慌指数暴涨而原油暴跌,多个产品价格跳水,新冠疫情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下,聚烯烃难以独善其身,其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引爆意外行情。由于缺少具体的研究数据,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和对疫苗的逃逸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两周时间方能确定,市场走势时刻需要警惕新变数。但是从原油和煤炭系行情看尚未触底成功,聚烯烃产品中长的弱势依旧,下跌途中偶有反弹,但都不是真正的拐点。
上一篇: 疫情因素,12月份聚乙烯需求蒙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