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国内初级形状聚丙烯(HS:39021000)累计进口240.8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5.4%。该税则号在今年聚丙烯总进口量的占比约66%,如此之高的比例里面渗透着众多来源国,而来源国中又分散着众多供应商。根据数据所得,本篇来展现一下均聚进口供应商对中国市场的销售比重。
国内均聚进口供应商销售比例统计
通过对不同地区供应商的销售情况及进口总量来看,大致可以说今年拉丝、注塑、纤维和BOPP在均聚中的比例分别是14%、40%、25%、21%。
具体来看,韩国是进口量的霸主,但其中也有几家很少有均聚来中国市场,主要靠共聚和管材料支撑。而在有均聚进口的供应商里面,注塑比重最大,纤维料偏少,因此基数大的韩国带动了注塑在均聚中的占比。
沙特几家供应商里面品种分布较为均匀,尤其是拉丝和注塑,而且也比较侧重这两者。其中某家石化企业BOPP料占进口的大多数。
来自中东的另一家均聚供应商,供应量小且不稳定,但拉丝占到了大多数。
印度进口供应商中的老大哥大多数是拉丝,而且是国内核销薄膜加工厂的常备弹药。
东南亚供应商仅一家侧重拉丝,它是进口拉丝料的常客,也是国内出口拉丝的集中地。其他两家供应商拉丝几乎没有,侧重注塑和纤维,特别是新加坡某供应商享受零关税待遇,进口量多,也带动了纤维料在均聚中的比重。
俄罗斯某供应商供应稳定性不佳,但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的均聚中,拉丝占比近八成,以塑编、膜厂此类的消化群体为主。
放眼国内聚丙烯总进口量,今年拉丝、均聚注塑、共聚注塑、纤维、BOPP、其他等品种比重大约在9.5%、24%、30%、13%、10%、13.5%等。
上一篇: 九江石化狠抓聚丙烯装置运行管理和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下一篇: 特朗普上台会为美国塑料产业搞些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