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不仅是产能规模的扩张,更是产业价值的重构,目前西北地区以煤制烯烃为核心引擎,已完成产能从2020年不足500万吨/年到2025年破千万吨的跨越。产能扩张推动产品结构从“通用料主导”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
一、 产能扩张历程及未来发展
西北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正以"煤制烯烃"为核心引擎加速产能扩张,掀起扩张浪潮。产能规模从2020年的不足500万吨/年起步,2024年已突破975万吨/年,稳居全国第一;2025年更将迈入"千万吨时代",预计全年产能突破1000万吨,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聚乙烯产能千万吨级的区域。展望未来十年,西北已规划新增超1000万吨产能到2035年总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占全国比重将从当前的29%跃升至40%以上,持续巩固其作为全国聚乙烯核心供应基地的地位。但产能扩张需同步向"结构优化"延伸,产能扩张的同时对资源结构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变化。
二、产品结构"通用料主导"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
2024-2025西北地区聚乙烯产品资源结构呈现高端化加速、传统产品分化的显著特征,但LLDPE仍将长期保持核心地位,其主导地位随产业升级呈现结构性调整:当前线型薄膜占比达45.56%,同比增加38.39%、农膜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仍为核心产品。但从整体来看,产品正从通用料主导向高附加值专用料转型,且高端化趋势显著,茂金属薄膜料同比增加227.85%,爆发式增长标志定制化转型深化;专用料(如地暖管、电缆料)2025年占比达0.45%,同比增加0.28%。低压类产品呈分化格局,因供暖管网改造、市政工程需求增长、消费容器扩容增长,管材同比增长16.56%、注塑制品同比增长30.17%,注塑同比增加0.46%;低压电缆料,或与新能源充电桩线缆需求相关但需观察持续性,同比增长53.28%。高压产品,全线增长,受益于电网改造、新能源电缆及重包装需求扩张,绿色包装(可重复重包膜)需求拉动,高压薄膜同比增加5.09%、电缆料同比增加41.42%、高压专用料同比增长99.67%。但受技术壁垒限制,应用场景难撼动线型薄膜领域的主导地位,从整体来看,西北聚乙烯专用料提升占比最快,由此可以得出西北聚乙烯正通过专用料增量、通用料主导"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
三、未来产品流出线型占比依旧保持高位
产能扩张对产品调出发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但西北市场的消化能力难以满足产量的增长,产品需要大量的外销,从而推动了调出量的上升,从品种上来看,LLDPE品种占西北市场的49.54%,西北地区虽主要是农作物为主,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包装行业的发展,对 LLDPE 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其调出量和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LLDPE 的生产工艺相对灵活,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也有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份额。从HDPE注塑方面来看,注塑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塑料托盘在物流运输环节中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注塑制品应用范围广泛,注塑行业新的市场空间正在不断打开。随着建筑、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对 HDPE 管材的需求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 HDPE 调出量的上升3%左右。随着市场对高端包装材料需求的变化,以及其他可替代材料的竞争,LDPE 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LDPE 主要应用于对柔韧性和透明度要求较高的包装材料等方面,应用领域相对较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因此调出量和占比相对较低。
未来发展来看,西北不仅是产能规模的扩张,更是产业价值的重构,目前西北地区以煤制烯烃为核心引擎,已完成产能从2020年不足500万吨/年到2025年破千万吨的跨越,未来十年规划新增超1000万吨,2035年总产能将突破2000万吨,全国产能占比达40%左右。产能扩张推动产品结构从“通用料主导”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机遇在于高端产品附加值提升、一带一路出口红利、产业链集群效应的机遇。
上一篇: 供需博弈加剧 PP价格承压下行
下一篇: 没有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