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截止7月18日,聚乙烯现货市场的利空情绪经历不断发酵,现货成交重心不断下探,华东地区主流线型价格降至7950-8050元/吨。经过市场心态面调研,看涨却属于个例行为,具体利好利空又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导致价格不断下跌呢?
成本面利空主导 心态面偏空压制
自2月末以来,原油价格似“火箭”一样上升,ICE布油期货价格一度涨至127.98美元/桶,位于近三年来高位,其对于现货市场的影响直至高成本常态化。市场人士也认为油制聚乙烯价格被低估,供需面的影响陆续体现,然宏观因素的突变性给市场带来较大波动,传统淡季其影响被放大,近日来核心利空来自原油方面消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忧虑增强,叠加美元走高,多利空因素驱动,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目前来看,单日暴跌7-8美元的罕见表现依然能出现,反映出经济衰退担忧如影随形,一旦美联储新的较大加息力度等因素出现,仍将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部分选自原油周报)传导作用,业者心态转向悲观,以及周度计划等推动,为促成交存在不断让利行为。
需求偏淡持续
本周聚乙烯下游企业开工统计来看,基本处于三年来低水平,不单单是代理商的贸易份额缩减,终端企业受制品订单下降影响,开工率普遍不高。农膜需求淡季,订单跟进缓慢,以棚膜订单为主,部分中大型企业维持一定生产,其他企业阶段性生产或停机为主。当前状态是因企业运营成本高,维持企业支出为主,原料采购积极性也偏弱。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棚膜企业开始接收预售订单,对于薄膜(包括线型以及高压膜)采购量有上升预期。进入夏季,天气愈热,管材、中空领域需求下降,管材方面的项目招标出台数量较少,工厂订单严重不足,而中空方面在药品等领域订单减少。5月中旬后进入淡季的企业目前延续逢低刚需补库,底部存在一定支撑。按照往年贸易经验来看,华东某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促成交在阶段时间内多是正常行为,只是今年不同的是,叠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原油价格打破高成本常态预期,业者心态偏空,终端企业采购积极性普遍不高,压力转移至中间环节。
生产端利空有限 市场倒挂现象使得出厂价多补跌
15日当周生产企业检修依旧较多,日产量不足7万吨,聚乙烯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跌1.05%,仅维持75.98%。对于前期故障以及大修带来的产量损失,以及进口增长预期不高,且因内外盘价差仍较大,无明显套利空间,使得市场现货下行速度放缓。
库存周环比跌1.99%,库存趋势由涨转跌。一方面因为生产企业恢复正常销售,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价格下跌为主,且跌破近期低价,市场投机交易增加,下游工厂也逢低补库。这一降价降库行为在18日当周持续,根据隆众资讯统计的成交结果来看,因低价资源增加,询盘气氛升温明显,整体成交指数呈现上升态势。考虑到现货价格倒挂现象,生产企业让利于市场,出厂价补跌100-400元/吨不等。
小结
企业生产负荷变动不大,原料端仍维持积极出货态度,中间商适当采购为主,部分谨慎采购,而消息面表示停车的上海石化以及茂名石化预计8月份重启,市场高压品类销售积极性较高,宏观经济形势带来利空影响的背景下,现货价格持续下降。
资金面消息利好遇到较低现货价格 成交指数快速抬升
统计数据来看,现货市场低价成交进度加快,得益于资金面利好,而商家周初开单,继续降价促成交,部分农膜订单需求前置,低价补库行为增加,中间商逢低补库,看涨气氛升温,当日成交指数上升的前提下,短期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可能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