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内容。能源化利用将劣质废塑料转化成油品,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废弃物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无害化和生产的产品再资源化,既可以有效治理废塑料污染,又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产业。
能源化利用为解决城市塑料垃圾问题拓展了渠道。城市每天都有大量城市塑料垃圾产生,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废塑料垃圾,城市管理部门普遍反映压力非常大,迫切要求有一条无害化处理塑料垃圾的最终途径。推进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实现城市废塑料垃圾回收的产业化发展,以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值得各方积极探索。
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取得突破,个别企业达到可示范性生产的阶段,新型能源化利用装置封闭运营、液体介质、可连续和规模化生产、出油率高、油品质量好,无废水废渣排放,并且有严格的尾气处理装置,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周边环境无二次污染。
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仍存在瓶颈性制约
一是制度建设滞后于技术进步,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存在障碍。当前新型废塑料能源化利用工艺技术与“土法炼油”有着本质区别,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但在国家严禁“土法炼油”的指导思想下,相关制度倾向于“一刀切”,如2007年我国发布的《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不宜以废塑料为原料炼油”,各地对是否可采用新技术处理废塑料也多有疑虑,导致了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项目难以推广应用,进展缓慢。
二是相关部门尚未对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技术建立技术鉴定体系,导致新技术缺乏公信力。目前对废塑料能源化技术的鉴定主要集中在油品上,尚未有专业机构对生产的安全性、二次污染、处理效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检测。社会上又充斥着各种劣质的废塑料炼油设备,给废塑料能源化产业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由于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专业鉴定及行业标准的空缺,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在社会上缺乏公信力,各地政府部门也多不敢轻易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
三是废塑料能源化利用管理模糊,行业规范和标准缺失,产业化进程受阻。废塑料能源化利用涉及发改、工信、环保、科技、商务等多个部门,既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也需要牵头部门统一推进。当前由于管理归口不明确,使得废塑料能源化利用的技术、施工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缺失,如在行业准入上,一面是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推广应用,另一面却是“土法炼油”屡禁不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在施工管理上,由于没有规范,一些新型废塑料能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在建设中就埋下了安全与环境隐患。
四是支撑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的资源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废塑料回收利用效率低下。分类回收是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支撑。由于我省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尚不健全,使得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工艺技术推广应用大打折扣。
实现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应用的建议
(一)探索建立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激励政策。我国废塑料处理技术研究起步晚,工艺技术整体水平滞后于社会需求。下一步应继续鼓励各方积极探索,尤其要推动科研部门与企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以提高出油率和无害化处理为目标,不断完善已有工艺技术条件,研制适用性装置和设备,探索新的能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工信委应继续将其列入支持和鼓励的创新性技术清单,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建设行业规范和标准,明确区分“土法炼油”与新型能源化利用方法。对于新型能源化处理技术,工信部门作为行业管理牵头单位,应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严格的环境与技术评价,继续将通过论证的技术列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行业规范和标准,保障废塑料能源化利用行业向有序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推进。
(三)试点开展新型劣质废塑料能源化利用。从技术创新、设备研发到市场化应用,中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工业试验和工艺改进。建议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在确保环境安全、规范运营的前提下,选择工艺技术相对完善的项目进行生产试点,推动新型能源化利用技术尽快走向成熟。试点工程须以新型能源化利用技术为内容,以安全生产、无污染、高效率为原则,可先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烯等非含氯含氮的劣质废塑料做起,优先选择在塑料垃圾量大的大城市周边及农膜地膜使用量大的地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