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诸如央行降准、欧行降息、美联储年内二次降息等利多消息,加之沙特油田被炸造成油价暴涨,一时间期货大宗商品市场、现货等市场纷纷上涨,利多形势一时占据主导,看涨情绪明显膨胀,不过冷静分析之后,是否真的如此?所谓涨势背后又会如何呢?国庆前后多空博弈又会如何呢?
9月罕见的三大经济体出现了节奏性的调整,中国央行双拳出击降准与定向降准,有效保证节前节后资金的流动性,也应对来自国内经济压力,以及国外降息潮等冲击影响;紧接着,欧行也宣布降息,随后美联储年内二次降息,三大经济体步调一致的进行了宽松政策,其实感觉属于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所谓偶然,三大经济体均选择了在9月一致性的降准降息,较前期7月等时间点,明显的政见统一,实属罕见;所谓的必然,因为三大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都是相关联的,单个国家的降息等政策,也会引发连锁反应,尤其大的有影响力的经济体,这就引发了降息潮,其实这属于货币战,比如美国,为了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实施宽松政策降息,必然影响到其他经济体,即全球经济都会影响,其各国货币政策也会作为调整。既然美国存在如此的问题以及实施各项策略,对于中国而言,尤其在建国70周年的阶段里,难道中国就没有压力?难道中国经济形势真如各项统计数据如此向好?所以早在今年年初,我们就预测9月大考来临之际,数据必然向好,宽松刺激政策必然出台,比如降准等。中国已经加入降息俱乐部,美国大概率已经会在9月降息,作为欧元区,面对经济下滑压力,面对英国脱欧的冲击,不管是否更换新的行长,欧元区必然也会采取降息宽松政策。
所以,对于中国央行、欧行、美联储宽松刺激政策9月陆续登台,利好政策的来袭,基本属于必然现象。其实,仔细来看,三大央行推出政策之后,是否有真的有很好的提振呢?虽然中国央行降准之后,一度引起舆论上的动荡,但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出现大涨现象;这一切,远不如沙特油田的地缘政治因素,造成油价暴涨之后,部分化工产品的涨停现象,比如乙二醇期货。
对于9月三大央行推出的政策,是否真如表面上的利好呢?比如欧行降息之后,市场并没有多大反应,好像反应平平;同时美联储降息也没有多大反应。其实,对于本质,降息的背后是什么呢?而是经济下滑的压力,全球经济下滑形势已成定局,虽然货币政策的推动,一定程度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而另一方面是在掩盖其经济形势的本质。
除经济基调下行的本质未变之外,在9月乃至国庆前,此波期现货涨势的背后,需求真的很好吗?经济形势都不好了,难道所谓实体的需求很乐观吗?如此一来不是自相矛盾吗?比如轮胎企业,大厂仅有70%左右的开工率,而小厂的开工率更低甚至离谱。塑料制品企业停工减产依旧如此,并没有所谓金九银十的乐观。
结合中国形势而言,国庆将至,北方及华东地区的限产减产等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延续至节后。虽然说生产企业会减产停工,下游制品企业也会如此,可能表面上来说供需形势相互抵消了;不过,下游往往会有部分备货,经济疲软的形势下,停工也就停工了,反而大型原料生产企业依旧会生产,即便没有国庆限产一说,在经过国庆之后,社会原料库存往往会大幅上升,这样也将会经过一个消化库存的阶段;另外,节后塑料聚烯烃等部分装置开工投产,也可能加重市场方面压力。所以塑化橡胶基本面而言,供需形势并不是太乐观。
正如此文的中心点,9月利多来袭之后,利空是否会陆续登场呢?上方提及基本面,供需形势并不乐观;而宏观面呢?10月英国脱欧可能将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目前英国还是处于诸多不确定性,延后与否都会拖累英国、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国70周年的素材已经炒作完毕,年初“两会”已经提及,不会采取灌溉式的政策,四季度很难会有规模性的刺激政策;美联储方面虽说对10月还有降息概率,其实实现性并不大,最大的机率最多在12月。在缺乏刺激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形势还会露出本质----下滑!
可能在四季度有个关注点,就是中美贸易谈判,虽然在9月出现了双方的缓和,10月初会有实质性的谈判,但需要确定的是,贸易摩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必然经历的产物,从摩擦----平和----摩擦等等会进行来回反复,另外关键在于看美国方面,几次的翻脸,即便迎来短期的和谈,又会能维持多久呢?
对于10月乃至四季度形势而言,其实在于投资者的心理和观点。本文中心思想就是,利多陆续消化之后,利空将逐步登场。比如英国脱欧、刺激政策消化之后再现经济下滑的压力,国庆前后停工现象造成库存上升、供需形势恶化的现象,中美贸易谈判虽有短暂的和解,市场短暂的利多,但影响有限仍会再起波澜。所以,对于未来趋势,还是看投资者的观点:如果你认为未来经济形势乐观,如果你认为需求会好转,那你可以进行操作行情的上涨;否则,现货操作需谨慎,期货方面,比如沪胶,不妨布局思路,建立趋势空单,1909合约的低点可能将是2001、2005合约的写照。
下一篇: 国内PE生产企业装置日报(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