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产能投放波峰再度来临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我们持续提及聚烯烃行业经历的三次扩能周期,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增长率在20%以上的时段,第一次为2005-2006年为炼油时代带来的扩能,第二次为2014年煤制烯烃登上舞台,第三次在2019年正式拉开序幕。目前处于产能集中投放后成熟运行期的煤化工产业冲击愈发明显,对聚烯烃产业产生了持续冲击,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具备科研优势的石化企业,正在逐步主动脱离竞争激烈的低端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生产专用料,仿制进口高端料。有能力有担当的大企业具备自然转型优势,中小企业则面临较大困难,未来行业或将逐步演变为大型企业以中高端市场为持续发力环节,中小企业或新进入企业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在价格竞争之中各显神通。
“十三五规划”方案中提到,要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推进炼化一体化,推动绿色和石化产业的高效发展,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是石化产业优化、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传统化工升级四个方向,煤化工行业将继续提高煤炭能效,以控制煤炭行业的产量,缓解供求矛盾,同时,推进与石化、油气等关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煤化工“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倒逼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在特定的领域做深,争取与国外的高端产品媲美,抢占市场份额。
受到煤制低成本资源的不断外放冲击,传统聚烯烃行业转型之路快速开启,产品差异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成为聚丙烯“十三五”的重点发展方向。在这期间我国聚丙烯行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规模由2016年2000万吨突破至3000万吨,在这其中随着环保法规的逐渐深入实施,部分企业投产热情较2014年有所降低,但上涨势头仍保持。
第二节、生产企业各显神通 差异化竞争大幕拉开
随着煤制产能的不断投放,产量快速增长,传统油制产品受到冲击,近几年投产热情低迷导致产量速度放缓。低价产品增多导致市场低价竞争加剧,“拼低”时代各厢厮杀,聚丙烯在2016年创下2008年后新低,为早日摆脱困境,石化企业迅速转变生产方向,随着新型催化剂、聚合新工艺以及通用材料的高性能化的提升,聚烯烃材料应用领域日益延伸更加广泛,但国产聚烯烃材料始终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高端功能材料领域国产聚烯烃仍是一大短板。根据产量数据积累倒推石化排产方向发现,石化企业拉丝排产比例由2014年39%降至33%附近,共聚类生产由19%上升至23%,透明料由3%上升至5%,各项专用料的研发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未来仍呈扩大化趋势。
第三节、外部环境风云变幻 国内巨头积极应变
除去考虑企业自身进行的变革之外,外界环境压力对产业发展影响也逐渐增大,起始于2018年3月的中美贸易摩擦,历经1年多的演变不断升级,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双边贸易摩擦,加税波及到石化产品的整个产业链,短期来看,从原料方面对行业影响有限,影响整体可控,但对下游的塑料橡胶制品、轻工、机电、机械和纺织服装等影响较大。长期对进出口贸易格局、项目建设、行业需求、市场布局、技术发展和行业格局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将改变进出口贸易格局,不仅增加炼化产品出口到美国的难度和企业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推广成本,同时也增加炼化原料和相关炼化产品进口企业的成本,并尽快寻求新的替代供应商。
无论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如何,其本质是两国实力的比拼,是一种长期博弈的持久战,对我国炼化行业来说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挖潜增效,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
当前我国炼化行业已经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为主,中海油、中化、煤化工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等多重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以民企为主的大批新建项目纷纷上马且进程迅速,在这其中中石化行业处境尴尬,与中石油、壳牌、埃克森、沙特阿美等其他一体化相比,中石化上游业务能力与下游业务发展规模不均衡,这对于一体化石化公司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发展风险。一旦原油价格过高,对于以石化业务为主的企业而言,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在中国国内,主力油气田多数隶属于中石油,中石化较难在油气资源上实现突破,这决定了中石化须另谋它法,消除上下游业务不均衡的风险。中石化在中下端炼油、化工领域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产业升级选择在这一领域寻找突破口,煤化工产业逐渐进入了中石化的视线。
近几年中石化产业升级发展已有所突破,继“中石化”之后,逐渐向“中煤化”时代迈进,煤化工行业具备规模化和推广潜力,对于中石化而言,可以形成有效的补充,甚至可以成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新领域。目前聚丙烯行业已投产的“中煤化”企业包括中原石化10万吨/年,中天合创70万吨/年,中安联合35万吨/年,未来还有计划新增的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35万吨/年。中煤化梯队不断丰富,产业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大,未来中煤化道路也将愈走愈远。
国内另外一家行业巨头中石油,其聚丙烯产能约占整个行业产能的20%,但70%的装置集中于东北及西北地区,这些地区远离消费市场,资源需要大量调出消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炼化企业的销售利润,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回升,炼化成本随之上升,加之传统石化产品供应过剩的局面不断扩大,对中石油而言挑战无处不在,产业升级也迫在眉睫。
2018年开始,中石油将炼化转型升级至战略层面,工作重心随之调整为控油增化,近年来中石油曾多次释放准备在炼化业务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还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石油炼化业务转型升级规划》议案,其中强调,要将炼化业务转型升级与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对国内外、上下游、新老厂、炼销、区域、企地等进行统筹,提高炼化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种种信号表明,中石油意在炼化板块进行重大调整,不断加大高端产品的开发、增产,打破市场的高端垄断局势,创造国内品牌市场,同时充分考虑装置灵活性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多数长期停车装置陆续复工。高端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竞争少,现有需求量大,利润高,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市场,未来不断发展定制化、高端化路线成为大势所趋。目前中石油部分高端料也开始走向国外,获得国际认可,国产高端料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海外市场。
第四节、产业转型路漫漫 深挖潜力方能稳站潮头
不可忽视的煤化工产业也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当前煤化工面临产业结构过剩的矛盾,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运行,国内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快速增长,安全环保形势严峻,工艺技术创新制约行业发展等问题同时存在,迫使煤化工积极转型升级。现代煤化工要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基础,适度发展,同时要市场化布局,在产业结构上实现高端化延伸,以此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在未来较长一段周期内,炼化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越来越多的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都已经进入抢占市场,行业趋势倒逼各大炼厂转型升级,升级后的炼化也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炼化一体化带来的第三轮产能迅速提升,已然逐步兑现,在未来3-5年的产业竞争中,规模优势、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仍将是聚丙烯生产企业安身立命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