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连续13个工作日,PVC期货从8800点左右跌至7200点左右,整体跌幅1600点。在经历的“十连跌”之后,出现了短暂一天的反弹,之后又继续创新低。整体来看,现货反弹无力,市场出货不畅,根据隆众数据监控,6月23日贸易单日成交量维持在1万吨上下。下游接货能力明显低于预期,市场看跌气氛浓厚。
一、滑梯式下跌,PVC不同工艺利润不一
PVC可以简单分为四类:自有电石、外购电石、外购乙烯、外购VCM,下面是以上四类的成本利润情况:(备注:以下均为原料的当前市场价格)
1、截止6月24日,西北PVC电石企业(一体化)生产成本在6525元/吨,按照出厂7280元/吨价格计算,毛利在755元/吨。
2、华东PVC电石法企业(外采电石)生产成本在7633元/吨,按照市场价格7350元/吨计算,毛利-283元/吨。
3、华东乙烯法(外采氯乙烯):生产成本在8173元/吨,按照市场价格7600元/吨的价格计算,毛利-573元/吨。
4、华东乙烯法(外采乙烯):生产成本在6150元/吨,按照市场价格7600元/吨的价格计算,毛利1450元/吨。
二、肯定基建投资在稳经济中的作用
作为消费主力的房地产,一直处于较为萎靡的状态,虽国家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但始终拉动不明显。因为房地产涉及的链条较长,包括PVC在内的好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PVC也是从去年的神坛跌落以后,始终维持疲态。
目前国内基建投资确实实现了稳定增长,2022年1-5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6.70%,但是受疫情因素影响,对需求的拉动仍未有实质性的落地,终端下单情况一般,导致下游订单不佳,PVC需求低迷。
综合来看,外采电石以及外采VCM企业成本承压,而电石一体化以及外采乙烯企业利润仍较为丰厚。因PVC企业原料端呈现多元化,导致企业承压能力不同。因当前氯碱整体利润丰厚,导致PVC企业整体开工高位,随着7月份检修结束,产量仍有一定提升空间。高产量下,若下游需求仍无明显改善,部分边际企业将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开工负荷。
上一篇: 需求端持续拖累,聚丙烯市场连连走跌
下一篇: 期货上探,塑料市场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