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外贸数据超预期十分亮眼,从聚烯烃行业来说,更需要关注其下游塑料制品出口情况,而塑料制品全年出口金额增幅较大,有利的拉动了聚烯烃原料行情,预计2021年仍将维持较强的出口态势,对国内聚烯烃行业带来强力支撑。
新冠疫情下塑料制品出口超预期增长 出口增长居前
根据WTO预测的2020年全球出口增速-9.2%,2020年中国出口份额提升1.88%至15.2%,而中国出口的正增长完全由份额提升带来。而出口正增长的产品中主要有防疫抗议物资,特备是防疫仪器及器械,防疫纺织品,以及“宅经济”下家电,而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增速达到了20%,位居主要出口产品的第四,如上图所示。塑料制品的出口金额增长是在上游原油等大幅下跌的基础上,塑料制品出口的数量增长应该更高。完整的产业链和及早的控制疫情,让中国的制造工业得以迅速复工复产,人力和物力货运具备,出口优势明显,直接拉动了国内聚烯烃原料价格在2020年4月份后的稳步上行。
如上图所示,2020年塑料制品出口金额维持稳步增长,2020年12月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637.8亿元;1-12月份累计出口5902.4亿元,同比增长20%。
初级形状塑料进口增速下降 国内外聚烯烃原料竞争更加激烈
如图所示,2020年全年初级形状塑料进口4062.5万吨,同比增长10.1%,低于去年的2.3个百分点;进口金额累计3627.5亿元,同比减少1.2%。
如图所示,2020年初级形状塑料进口数量增速在6、9月份两个高点,特别是6月份全年进口量最高,9月份之后进口量增速持续下降。12月份进口335.3万吨,同比减少3.4%;进口金额332.9亿元,同比增1.4%。
国内聚烯烃有一定的进口依存度,特别是PE进口依存度较大,2020年进口依存度大致48%,与2019年基本持平,而PP进口依存度近年逐年下降,2020去年大致在20%左右。随着国内扩产投产以及产品升级,国产和进口料竞争,特别是通用料方面,国产料逐渐会过剩,而高端料方面,进口料仍暂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国内“双循环”政策实施,内循环的增强支撑聚烯烃原料在国内升级以及占有率提高。
聚烯烃市场扩产增量带来供需博弈后市价格竞争更激烈
从2020年初级形状塑料进口和塑料制品出口情况看,塑料制品的出口增速远高于初级形状塑料,显示外需的强大,聚烯烃原料在国内外竞争激烈下有增速下降的趋势,特别是PP,近些年进口依存度下降。
2020年进口原油和初级形状塑料价格比较,进口原油价格在5月份触底后上行,之后走势有波折,波幅明显大于初级形状塑料。进口初级形状塑料价格触底晚于进口原油价格一个月。
拿国内聚烯烃原料价格对比的话,可以发现,聚烯烃原料价格在3月底触底,正是国内疫情得以控制,复工复产大力推进之时,而恰好国外疫情开始蔓延和加剧,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WTI史无前例的出现了负价格,原油在4月份创造了历史性低价。从进口时差上,原油价格4月份触底,国内进口原油价格最低在5月份合乎常理,而进口初级形状塑料原料则完全是在国内塑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进出口套利窗口打开,从而进口价格触底在6月份,同时6月份也是初级形状塑料进口量最大一个月。
2021 年全球经济增速反弹将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聚烯烃也不例外。宏观面支撑仍在,基本面上的供需博弈仍需且走且看市场演绎。从期现上看,随着扩产增量投放市场,聚烯烃期现backwardation的结构向contango结构演绎,短期上现货偏弱探底,期货震荡波动,从而实现结构的转变。扩产增量带来的竞争将使得上行空间有限,预计年内高点或在第二季度。
上一篇: 通过PPI 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情况 聚烯烃走势如何?
下一篇: 2020年国内PS市场之国产供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