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消息在发布之初,已经为广大业者所关注,大家各抒己见,无论是从财经金融方面,还是地缘政策方面都发表了各自独到的看法,而相对于大宗商品行业,尤其是聚乙烯行业来说,海南自贸区未来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呢?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海南省北临广东省,南邻南海,属于一座天然的优良海岛,并且有海口、洋浦、三亚三个优良的港口,从2019年海南的港口吞吐量来看,只有海口市的吞吐量进了全国前五十,而且排名也不前,但这并不代表海南的港口不好,而是再等待一个机遇。
产销数据来看,据统计,2019年广东省PE国产量累计达227.33万吨,海南省因未有PE生产企业产量为0,受石化企业的区内生产企业产品调拨销售政策影响,广东省2019年国产PE销售量累计近245.59万吨,海南省累计销售量仅在3.78万吨左右,占比广东省的1.54%。
而从塑料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据统计,2019年广东省PE产品的进口量累计319.03万吨,累计消费量549.18万吨,而海南省2019年PE产品的进口量却只有4.91万吨,累计消费量8.69万吨,PE产品的消费量仅占广东省的1.58%,在聚乙烯行业领域的发展来看,连广东省的一个零头都占不上。
图:2019年广东/海南省产销对比
因此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论点,生产力决定消费力,而消费力决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经济挂钩并且与生产力划等号。虽然有众多良好的港口,但是港口是跟产业配相配套的,本身的工业体系薄弱决定了港口吞吐量,同业也限制了境内整体的消费量。
生产和消费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区域工业水平较高,无论是从工业技术层面来讲,还是民用需求层面来讲;加之运输发达,沿海拥有黄埔、广州两大港口,无论是近程快递还是远洋进出口方面对于低中高端的塑料制品都有着非常广阔的需求空间。
相对于广东省的发展现状,海南省目前所不具备的条件很明显,第一,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工业体系发展不完善。第二,区内消费能力有限,简而言之,就是缺钱。
在2020年6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政策方面坐实以后,未来的5年内,华南地区将衍生出一个新的并且包容行业非常全面的新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而随着海南自贸港未来的建成,则有很大的机会改变目前海南省供需两弱的局面。
首先,海南自贸港博取投资者眼球的原因在于低税率甚至实行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并且部分鼓励类企业实施15%企业所得税;这几点与香港的免税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从购物层面上,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相对于香港购物政策放得更加宽松,量也更大。因此也不难看出,国家正在为海南营造一个低税率的行业环境,便于吸纳外资,刺激购物消费,以至于助力旅游业,顺便将海南省打造成一个比香港更大更宽松的旅游、购物中心。
并且从政策层面来讲,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医药制造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低税率的环境有利于引进外资,吸纳人才,或许存有一定带动湛江成为第二个深圳/珠海的可能性。从而将区内消费能力有限的缺陷弥补,从而利好PE乃至全制品行业的需求。
从供应和产业链发展方面来说,就近的两套PE生产装置的计划投产,也将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解决海南省PE生产0供应的局面,从上表可以看出,未来海南省将有40万吨的LDPE、45万吨的LLDPE以及65万吨合计150万吨的PE装置投产计划。相比坐拥240万吨PE生产装置的广东省,如果届时装置都如期投产,海南省的产品输出能力达到广东省的62.5%。
也许在未来并不足以在塑料行业的发展上与珠三角平分秋色,但是在未来几年的条件下,海南省塑料行业发展的前景依旧光明。
生产力决定消费力,而消费力决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经济挂钩并且与生产力划等号。在生产力与消费力方面的两大问题都解决后,那么所有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随着未来海南自贸区的建成与完善,华南地区的经济产业将形成以珠三角-海南自贸港为中心,闽、桂两省相靠拢辐射的新型结构,不单单是对于PE产品,甚至是整个产业链乃至各行各业都有着巨大的再发展前景和空间……
上一篇: 大炼化时代来临 PE传统企业面临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