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观察 >“欧佩克+”小幅增产,国际油价走势如何

“欧佩克+”小幅增产,国际油价走势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06 10:39:52
来源: 国际油价
分享到:

  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日前决定,将今年7月和8月的日均原油产量上调64.8万桶。不过,此消息并未导致国际油价回落。有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此次增产幅度有限,很难缓解当前原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在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国际能源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油价走势仍面临不确定性。

  6月2日,“欧佩克+”以视频方式举行了第29次部长级会议。会议再次确认将月度产量从今年5月起日均上调43.2万桶。会议还决定,将今年9月43.2万桶的增产份额提前平均分配到7月和8月,即7月和8月的日均产量均上调64.8万桶。

  对于“欧佩克+”的这一决定,美国方面表示欢迎,并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访问沙特。在此之前,美国方面曾多次施压沙特,要求其增产石油,以缓解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但都遭到沙特拒绝。

  不过,“欧佩克+”的增产决定并未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动,国际油价甚至一度出现上涨,目前仍在每桶110美元以上的高位徘徊。对此,一些专家主要给出了两点原因。

  首先,“欧佩克+”这次增产相当有限。据统计,64.8万桶仅相当于目前欧佩克石油日产量的大约2%,占全球石油需求的0.65%。如果考虑到季节性消费高峰和各国放开经济等因素,这些增产份额可能还不够填补需求的增长。

  其次,即使是如此有限的增产份额也难以完全实现。由于没有多余产能和遭受制裁等因素,俄罗斯和尼日利亚等国很难完成其增产配额,只有沙特和阿联酋等少数国家可以提高产量。

  正因如此,不少分析人士在展望未来国际石油市场时,普遍认为目前的能源危机或难缓解,国际油价仍然坚挺的可能性较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是国际石油市场面临的重要变量。欧盟已经决定立即禁止进口75%的俄罗斯石油,并到今年年底将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削减90%。一些分析机构预计下半年俄罗斯石油出口将大幅减少,从而推动国际油价维持在高位。

  然而有不少迹象显示,俄罗斯并不会坐以待毙。俄外长拉夫罗夫就表示,“石油市场不会听命于政治命令”,俄罗斯将大幅扩大对欧盟以外市场的石油出口。而美国媒体的报道称,印度现在仍然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美国也进口了大量以俄罗斯石油为原料的石油产品。

  欧佩克和美国、俄罗斯的关系也值得关注。此次沙特等国同意增产,外界普遍认为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力并得到了俄罗斯同意。拜登在接下来的中东之行中,很可能会继续施压沙特、阿联酋等欧佩克成员国增产石油。对欧佩克来说,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的难度不小,不管其作何选择,都可能在原油市场引发反应。

  当然,除了供给方面,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油价。总体来看,全球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不少国家逐渐打开国门,放开经济,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能源需求。但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多个国家通胀严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出现复苏缓慢甚至停滞的局面。


关键词:国际油价